金碧山水
金碧山水画以泥金、石青和石绿三种颜料作为主色,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、石纹、坡脚、沙嘴、彩霞、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。
后人多认为唐代李思训、李昭道开创“金碧山水”一派,而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画对后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,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。
李思训《江帆楼阁图》
水墨山水
水墨山水就是纯用水墨不设颜色的山水画体。相传始于唐,成于宋,盛于元,明清两代更有所发展。作画讲究立意隽永,气韵生动,并形成了整套以水墨为主体的表现技法。
在理论上强调有笔有墨,笔墨结合,以求达到变化超妙的境界。
傅抱石《井冈山》
浅绛山水
浅绛山水是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,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。浅绛山水画法特点是素雅、明快、透澈。
这种设色特点,始于五代董源,盛于元代黄公望,清代沈宗骞在《芥舟学画编》中说:“浅绛山水,则全以墨为主,而其色轻重之足矣。”
清·王原祁 《浅绛山水图轴》
小青绿山水
“小青绿山水”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,宜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,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,在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小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,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,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,但要画好难度很大,需要很强的水墨功底。
宋·赵伯驹 《江山秋色》(局部)
没骨山水
“没骨”是中国画技法的名称,指不用墨线勾勒,直接以大块面的水墨或彩色描绘物景。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山水画,称之为“没骨山水”。
吴湖帆 《快雪时晴》